5月26日,应我室褚海燕研究员邀请,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和山东省科学院马春霞博士来实验室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分别作了题为“增温情境下北极土壤微生物的碳排放机制”和“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我室3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杨云锋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全球增温背景下永久冻土快速融化造成的生态风险,并展示了其团队通过增温实验开展的研究北极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系列工作,从机制上深入剖析了土壤碳通量与微生物功能种群之间的强烈关系,创建的新模型可实现通过对微生物功能种群的监测很好地定量预测未来增温所引发的土壤碳排放。

马春霞博士则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MALDI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特别是对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研究对象开发了相对应的样品前处理及实验流程,可视化研究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从代谢组学层面揭示植物之间、微生物之间、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机理。

两位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新颖,引起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杨云锋教授的报告增加了大家对极端环境微生物演替的认知,马春霞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代谢组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

杨云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学研究,已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和书籍章节,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两项国外技术专利授权。近三年以一作/(共同)通讯作者在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Microbiology、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被引7千余次,H 指数45,入选2020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任Microbiome、BMC Microbiology副主编,Soil Ecology Letters、mLife创刊副主编,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马春霞,山东省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水生、土壤微生物及质谱成像研究,在开发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新方法,原位可视化研究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和环境的代谢交流过程,结合纳米材料与质谱分析/质谱成像技术研究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术论文发表于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 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