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快讯 >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动态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12年度项目总结交流会在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3-01-08 【字体:       

    1月4~5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编 号:200903001)2012年度项目工作总结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承办,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研究员 主持了本次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 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等20余个科研院所、高校和其它相关单位的近4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项目执 行专家组成员杨劲松研究员、李保国教授、田长彦研究员、刘兆普教授、梁正伟研究员、林治安研究员、任军研究员到会指导项目和各课题工作。项目依托单位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科技处长李忠佩研究员、会议承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凤权参会指导。

    交流会上,项目7个课题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进展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和项目执行专家组成 员对各课题和项目整体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最后,杨劲松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对2013年度项目和各课题的工作提出 了具体要求和详细部署。

    2012年,项目各承担单位继续在全国五大盐碱区域全面开展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的试验研究、技术研发、模式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 考核指标。项目在亮点技术研发、特色技术模式集成、专项技术产品研制、适用种质资源选育、重要知识产权获取、核心技术模式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或 突破。截至目前,共计研发了上膜下秸控抑盐、上覆下改控盐培肥、磁化水灌溉增强淋盐、咸水结冰灌溉淋盐保苗等具有亮点的关键技术28项;筛选出耐盐性突出 的大麦、水稻、油菜、蔬菜、牧草、油料作物等种质资源103个;研制盐碱地专用肥、改良和调理制剂配方41种;集成构建盐碱地大田作(植)物的抗盐、抑 盐、控盐和土壤培肥配套技术模式46个。这些成果的核心试验示范面积达4.6万亩,推广辐射面积累计近600万亩。此外,项目累计发表论文290余篇,申 请发明专利59项,其中10套已获得授权,制定技术规程31套。项目取得的成果为2013年度技术模式推广、辐射的全面铺开以及项目的总结验收提供了重要 支撑和保障。

    总结交流会期间,与会专家还就项目指标的量化考核、特色技术的凝练和集成、技术模式的规范化或标准化、加强课题之间交流协作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 讨,提出了解决途径或原则性指导建议。项目执行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实用的成果,初步凸显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希望在2013年度进一步加强成果的凝练与提升,全面推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辐射,圆满实现项目的整体预期目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