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30日,一年一度的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南京土壤研究所惠联大楼大礼堂召开。

    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实验室主任沈仁芳研究员致开幕辞。他简要介绍了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与实验室人员、研究方向上的调整,并公布了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两天的会议中共有24名研究员和青年骨干代表对各自课题组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作了学术报告。

    在土壤生产力提升与水肥高效利用方面,赵炳梓研究员作了题为“封丘县土壤质量变化及其与作物产量之间关系”学术报告;彭新华研究员报告题为“红壤低丘岗地地区典型农田小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初步研究”;姚荣江博士介绍了滨海滩涂土壤水盐运动模拟与控盐灌溉条件下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在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增汇减排方面,刘钢研究员详细探讨了静态箱采样法中的相关问题,唐昊冶作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导致的产量损失”学术报告;张广斌博士介绍了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在稻田甲烷研究中的应用。

    在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与环境效应方面,颜晓元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空间尺度扩展方法;尹斌研究员阐述了高产高效措施下的水稻产量与氮素行为特征;吴永红副研究员针对自然生物膜控制农田营养盐流失及其相关污染的机制作了详细阐述。

    在土壤资源演变与数字化管理方面,于东升副研究员作了“LAI表征植被防侵蚀机理及其定量评价”报告;杨金玲副研究员介绍了亚热带地区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土壤风化和酸化的影响。

    在土壤生物系统功能与调控方面,李忠佩研究员着重介绍了肥际微域氮磷转化及调控措施;孙波研究员作了“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物和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协同演变:基于东部温度梯度带的土壤置换试验研究”报告;褚海燕研究员针对高寒生态系统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作了学术报告;贾仲君研究员阐述了土壤硝化微生物生理生态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陈瑞蕊博士详细介绍了土壤碳氮转化微生物群落演替与功能变化。

    在土壤-植物互作与绿色施肥方面,段增强研究员报告题为“是根温惹的祸?”;杜昌文研究员介绍了水基聚合物包膜肥料的研制及应用;王火焰研究员介绍了植物高效利用矿物非交换态钾的机制研究;苏彦华研究员介绍了水稻铵吸收运输的分子机理研究;梁林州博士详细介绍了菜园土壤磷素养分管理。

    在土壤界面化学过程与生物效应方面,徐仁扣研究员作了题为“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秸秆生物质炭中碱的存在形态”学术报告;姜军副研究员介绍了可变电荷土壤发育过程中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演变特征;杨兴伦副研究员介绍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表征研究进展。

    会议报告精彩纷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尤其是报告后的提问讨论环节,学术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与会人员都受益颇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甘霖研究员对会议作了总结,认为这些报告很好地体现了实验室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这次年会的意义,并感谢大家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最后,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实验室主任沈仁芳研究员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了证书与奖励。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