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应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组和我所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徐华课题组邀请,四川省农科院徐富贤、吕世华研究员以及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章力干副教授访问南京土壤所,并分别作了题为“优质杂交稻品种的鉴评方法、生态布局及优化调控研究与应用”、“水旱轮作体系中的锰及其管理”和“畜禽粪便堆肥物质化学结构变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估”的精彩报告。

徐富贤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阐述了形成真正意义的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即优质高产研究需要从品种鉴定、生态布局和栽培技术三方面形成规范标准规程,从而可示范生产,进行大面积推广。其次,徐富贤研究员系统探明了对杂交中稻稻米外观、碾米品质与植株性状关系及间接测定方法的研究,准确预测了四川盆地优质生态区位置;然后详细介绍了冬水田杂交中稻高产栽培策略、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氮肥后移和水氮管理模式以及收割期与晾晒方式对整精米率的影响等五方面技术,准确定位了提高稻米品质的高产栽培的途径。最后,徐富贤研究员总结了西南地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影响稻米品质的由大到小的前4个因素为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和土壤类型。徐富贤研究员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对优质水稻鉴定方法、品种筛选、生态布局、优质高产栽培与收后凉晒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创新团队;通过其团队多年研究,实际推广栽培面积3472万亩,新增纯收入76亿元,科技投资收益为投入1元可获社会经济效益19.55元。


随后,土肥所吕世华研究员作了同样精彩的报告。吕世华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水旱轮作土壤Mn的含量分布及与种稻的关系、水旱轮作土壤有效Mn的评价、底土层Mn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同作物种及品种对缺Mn的反应以及水旱轮作土壤Mn的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内容。首先,吕世华研究员介绍了成都平原冲积性水稻土活性锰显著偏低,并且活性锰中代换锰有较高比率,在缺锰严重的土壤上表面耕作层不能满足小麦的锰营养,石灰性土壤上水稻旱育秧苗的缺铁等问题;其次,他阐明了缺锰严重的土壤上小麦的锰营养主要依靠犁底层及下层土壤,小麦根系与土壤锰空间分布的对应和错位关系决定小麦缺锰症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选育扎根深、根际活化锰能力强的小麦品种或基因型是防止水旱轮作土壤上小麦缺锰的生物学途经,可通过硫磺调酸防治旱育秧缺锰。最后,吕世华研究员阐述了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水稻秸秆还田以及油菜/马铃薯免耕操作技术带来的诸多解决成都平原缺Mn问题的可能性。

最后,章力干副教授讲述了关于农牧循环技术与模式示范与推广的精彩报告。首先,他介绍了安徽省畜禽粪便的巨大资源潜力,一系列腐熟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发现鲜有报道指出涉及新鲜畜禽粪便直接堆肥过程,且亟需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其次,他阐述了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和元素组成的变化、畜禽粪便堆肥指标体系的建立等研究,发现畜禽粪便在不加物质调高C/N比的条件下、50℃的高温期维持10天,达到腐熟要求;堆肥过程中pH、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与种子发芽指数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种子发芽指数≥80%为腐熟标准的条件下,pH值稳定在7.5-8.5,有机碳含量降低20%以上,铵态氮/硝态氮≤0.2时既可以初步判断堆肥已达到腐熟要求。最后,章力干副教授指出,亟需建立一种基于承载力的种养结合的农牧循环的技术模式。

徐富贤和吕世华研究员以及章力干副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而系统,技术指导性强,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